实验室介绍

  中国细胞水体研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推动科技进步、培养科研人才和引领学科发展的重要使命。专注水生命科学医学的研究,以创新的水生命科学医学负熵科技,致力于水生命医学科学和生物细胞水体的研究实验。致力于解决减少药物对人体的伤害,提升国民的健康。

成立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实验室基于诺贝尔奖级科学发现(如,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结构、离子从一个神经细胞中出来进入另一个神经细胞可以传递信息的发现等)和1937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圣捷尔吉-阿尔伯特(Albert Szent - Györgyi)指出“人们只要掌握了细胞系统中水的结构,便可以改变世界”的思想方法,对生命细胞水体的特征与意义、组织结构与组织成分,以及熵值演化等的探究而开展的研究重点实验室。

批准

  2006年10月经中央编办机关服务局事业发展中心批准成立(编号:ZBB0120061013272)。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水退化、水生物利用、水信息污染变异的危害,水中氢(H)和氧(O)以及同位素与水络合组织成分与组织结构与生物利用率、离子群包裹、鳖合等特质与基因和蛋白质间的关系及作用。水与新陈代谢和细胞液,人体血液等关系。探究细胞水体的特性、特质及在代谢性疾病,再生障碍、神经信息传递迟缓等防控和治疗中的应用,推动水生命信息医学的建设;人类疾病的防治将步入以水与负熵结合的全新救治新方式。

主要成果与应用

  应用于癌症防御的“细胞免疫调控抗癌健康水”;应用于眼部问题的“细胞生态护眼水”,应用于皮肤问题的护肤水。

技术验证与创新

  国际认证:实验室通过ESR(电子顺磁共振)技术验证了其水体抑制自由基的功能,特别是针对细胞变异相关的羟自由基。

  近视防控领域应用获国家卫健委专家组论证会通过。

  通过水调节人体体液成分和不同成分浓度,改变体液与血液水络合物结构,重新整理基因(DNA)功能和电子表达功能,调节不同细胞膜通道,提升新陈代谢的效率与质量,最终实现调节细胞生命能力,重建细胞的生态环境,延缓机体衰老,提升自身免疫和自愈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和维系生命质量。

发展目标与愿景

  未来,重点实验室将继续围绕水生命科学医学,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强与多家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实验室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高地,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